PTC代表“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是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电阻器,热敏电阻的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PTC热敏电阻根据所用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分为两种。第一种PTC热敏电阻由硅化物组成,硅化硅使用硅作为半导体材料。它们用作PTC温度传感器的线性特性。第二种是开关型PTC热敏电阻。这种类型的PTC热敏电阻广泛用于PTC加热器,传感器等。聚合物PTC热敏电阻,由特殊塑料制成,也属于第二种,通常用作可复位保险丝。开关型PTC热敏电阻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电阻 - 温度曲线。当开关型PTC热敏电阻被加热时,电阻首先开始下降,直到达到某个临界温度。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到临界值以上,阻力急剧增加。
PTC热敏电阻定义
PTC热敏电阻是一种热敏电阻,其电阻随温度显着增加。
PTC热敏电阻的特性
PTC热敏电阻通常由多晶陶瓷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其原始状态下具有高电阻,并且通过添加掺杂剂而被制成半导体。它们主要用作PTC自调节加热器。大多数PTC热敏电阻的转变温度在60°C和120°C之间。但是,制造的特殊应用设备可以在低至0°C或高达200°C的温度下切换。
晶体管具有线性电阻 - 温度特性,在其大部分工作范围内斜率相对较小。它们可能在高于150℃的温度下表现出负温度系数。电阻器的温度系数约为0.7至0.8%℃。
转变温度(Tc)
从图中可以看出,PTC热敏电阻具有略微负的温度系数,直到最小电阻点。在这一点之上,它达到它的转变温度 - T C时,它会经历一个略微正的系数。该温度称为开关,转换或居里温度。开关温度是开关型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开始快速上升的温度。居里温度大部分时间定义为电阻是最小电阻值的两倍的温度。
最小阻力(Rmin)
PTC热敏电阻的最小电阻是可在PTC热敏电阻上测量的最低电阻,如RT曲线所示。它是曲线上的点,此后温度系数变为正值。
额定电阻(R25)
额定PTC电阻通常定义为25°C时的电阻。它用于根据热电阻值对热敏电阻进行分类。它采用低电流测量,不会使热敏电阻发热到足以影响测量。
耗散常数
耗散常数表示所施加的功率与由于自加热导致的体温升高之间的关系。影响耗散常数的一些因素是:接触线材料,安装热敏电阻的方式,环境温度,设备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传导或对流路径,设备本身的尺寸甚至形状。耗散常数对热敏电阻的自热特性有重要影响。
最大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表示在指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不断流过PTC热敏电阻的最大电流。其值取决于耗散常数和RT曲线。如果热敏电阻过载到温度系数再次开始下降的程度,则会导致电源失控并导致热敏电阻损坏。
最大额定电压
与最大额定电流相似,最大额定电压代表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可连续施加到热敏电阻的最高电压。它的值也取决于耗散常数和RT曲线。
运作方式
根据应用,PTC热敏电阻可用于两种工作模式; 自加热和传感(也称为零功率)。
自加热模式
自加热应用利用了这样的事实:当一个电压施加到热敏电阻并且有足够的电流流过它时,其温度会升高。随着接近居里温度,电阻急剧增加,允许更少的电流流动。从左侧的图中可以看出这种行为。在居里温度附近的电阻变化在仅几度的温度范围内可以是几个数量级。如果电压保持恒定,当热敏电阻达到热平衡时,电流将稳定在一定值。平衡温度取决于所施加的电压以及热敏电阻的热耗散因数。在设计与温度相关的时间延迟电路时经常使用这种操作模式。
感应(零功率)模式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热敏电阻的功耗很小,与自热模式相比,它对热敏电阻的温度和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使用RT曲线作为参考测量温度时,通常使用感测模式。
制造和工艺
PTC热敏电阻由多晶材料制成。它们通常使用碳酸钡,氧化钛和钽,二氧化硅和锰等添加剂的混合物制造。将材料研磨,混合,压缩成圆盘或矩形并烧结。然后,添加接触并最终涂覆或包裹。制造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地控制材料和杂质。大约百万分之几的污染可能导致热和电性能的重大变化。
聚合物PTC由一片塑料制成,其中嵌入有碳颗粒。当器件冷却时,碳颗粒彼此紧密接触,形成穿过器件的导电路径。随着器件升温,塑料膨胀并且晶粒进一步分开,从而提高了器件的总电阻。